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同等学力申硕培养方案
日期:2025-02-20 11:15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同等学力申硕培养方案
(代码:1004 授 医学硕士 学位)
一、学科简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学科是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该学科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立志服务于我国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
2. 具备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3. 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能力。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和写作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专业软件应用能力。
5. 养成良好的运动、饮食和生活行为习惯,加强身心休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研究方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医学门类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专业):
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1)社会流行病学、(2)医学统计方法
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1)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2)环境卫生学
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1)膳食营养评价、(2)食品安全卫生评价
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1)儿童青少年健康评价、(2)妇女保健
5. 卫生毒理学(100405):(1)分子毒理学、(2)神经毒理学
6. 卫生检验与检疫(1004Z1):(1)卫生理化检验、(2)卫生微生物检验
四、培养方式
该学科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导师指导团队培养方式。导师负责指导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开展学术(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并召集指导团队对同等学力申硕人员进行指导等。导师指导团队一般有包括导师在内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3-5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指导团队主要协助进行同等学力申硕人员日常指导工作,参与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培养的各个环节。
五、学习年限
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学制三至五年,学员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核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进入学位论文指导阶段。
六、课程设置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同等学力申硕人员课程计划表
七、研究环节
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属于本专业范围。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就论文开题作报告,记1学分。
2. 学术交流:同等学力申硕人员须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记1学分。
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在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对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八、学位论文
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学位论文的相关要求参照《武汉科技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实施细则(试行)》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