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综合服务平台
冶金工程同等学力申硕培养方案
日期:2024-10-11
冶金工程同等学力申硕培养方案
(代码:0806 授 工学硕士 学位)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为湖北省重点支持的优势学科和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源于1953年成立的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炼铁和炼钢专业(专科),1958年学校更名武汉钢铁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设立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冶金物理化学(080601)、钢铁冶金(080602)、有色金属冶金(080603)和冶金热能工程(0806Z1)
目前本学科现有双聘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楚天学者”教授6名,湖北省优秀教师2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与发展,本学科已成为中南地区钢铁冶金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为我国钢铁工业培养了数十位大中型国有钢铁公司领导和一大批技术专家。
二、培养目标
1. 冶金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在冶金学、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近代冶金学科的进展和动向。
2. 能运用计算机、先进实验技术和检测手段进行冶金工程领域的实验研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3. 能运用第一外国语要求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 学位获得者诚实守信、治学严谨,遵守科学研究者的职业道德。硕士论文在理论上应有新见解,或在方法上和技术上有改进。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等技术工作或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 冶金过程数学物理模拟及控制
2. 钢铁冶金新理论与工艺
3. 有色冶金新理论与工艺
4. 高温熔体物理化学
5. 先进钢铁材料生产及性能控制
6.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
四、培养方式
同等学力申硕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导师指导团队等培养方式。导师负责指导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开展学术(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并召集指导团队对同等学力申硕人员进行指导等。同等学力申硕导师指导团队一般有包括导师在内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3-5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同等学力申硕导师指导团队主要协助进行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常指导工作,参与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培养的各个环节。
五、学习年限
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学制五年,学员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核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进入学位论文指导阶段。
六、课程设置
冶金工程(0806)同等学力申硕课程计划表
附注: 1.冶金工程同等学力申硕的课程设置参考该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七、研究环节
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属于本专业范围。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就论文开题作报告,记1学分。
2. 学术交流:同等学力申硕人员须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记1学分。
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在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对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八、学位论文
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学位论文的相关要求参照《武汉科技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实施细则(试行)》文件执行。